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
序号 | 课程模块 | 课程 |
1 | 统一改革思想意志 奋发有为再立新功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
2 | 学习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论述,介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广东经验 | |
3 | 解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剖析改革40多年的重大成就和基本经验 | |
4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遵循与科学方法 | |
5 | 遵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个坚持”原则 | |
6 | 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 | |
7 |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重要意义、时代特征及其丰富内涵 | |
8 | 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安全,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 | |
9 | 党积极领导改革事业的体制机制保障——落实“三个区分开来” | |
10 | 重温中共党史坚定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业 | |
11 | 习近平论党的自我革命 | |
12 |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 |
13 |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从严治党反腐倡廉) | |
1 | 锚定改革总目标 紧抓主轴有方向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2 | 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中国样本 | |
3 | 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
4 | 创新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 |
5 |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探索与实践 | |
6 | 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
7 | 学习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
1 | 把握改革制度主线 充分发挥制度效能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 |
2 | 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势,推动制度优越性转化为治理效能 | |
3 | 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健全基层民主制度 | |
4 | 新时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
5 | 人民政协,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 |
6 | 新时代中国民主政治与多党合作制度建设 | |
7 |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 | |
8 | 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 | |
9 | 健全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 |
10 |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
11 | 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 |
12 | 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
13 |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
14 |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 | |
15 | 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
16 | 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创新分析 | |
17 | 广东的简政放权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
18 | 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度创新与区域协调发展 | |
19 |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同发展及制度创新 | |
20 | 以制度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引擎——自贸区制度创新指数解读 | |
21 | 构建与共同富裕相适应的高质量社会保障制度 | |
22 |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 | |
23 | 人口老龄化与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建设 | |
24 |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
1 | 紧扣改革主题 推进经济现代化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
3 |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 |
4 | 深圳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与实践 | |
5 | 非公有制经济中政府角色定位研究 | |
6 | 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
7 | 如何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 |
8 | 从经济学逻辑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中长期影响 | |
9 | 首发经济政策解读及形势分析 | |
10 | 首发经济与新质生产力 | |
11 | 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健全首发经济专业服务体系 | |
12 | 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
13 | 新质生产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广东经验 | |
14 | 粤港澳大湾区的新质生产力投资逻辑 | |
15 |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产业链集群效应——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 |
16 |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广东经验及其借鉴 | |
17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问题与对策 | |
18 | 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 |
19 | 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与推进 | |
20 | 基础设施战略布局思考与新基建研究 | |
21 | 加强基础设施安全监管,提升城市管理韧性能力 | |
22 | 产业链发展与产业创新 | |
23 |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 |
24 | 宏观经济治理的发展脉络与构建路径 | |
25 |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宏观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 | |
26 |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解读与发展机遇 | |
27 |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重要举措解析 | |
28 | “十四五”期间我国财税体制改革问题及方向 | |
29 | 新一轮金融体制改革重要举措解析 | |
30 | 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金融监管政策解读 | |
31 |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 |
32 | 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 |
33 |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比较视域下的区域协调发展 | |
34 |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 |
35 | 农村经济新业态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 |
36 |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智慧城市与产城人融合 | |
37 | 超大城市有机更新之路探索——广州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经验与思考 | |
38 | 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 |
39 |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开放型经济发展 | |
40 | 标准制度型开放促进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
41 |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 |
42 | 学习国内国外双循环战略——《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政策解析 | |
43 | 我国外贸综合服务模式创新 | |
44 | 外贸新业态与跨境电商新动能 | |
45 | 新时期外商投资环境建设与开放平台打造 | |
46 | 外商投资法背景下的营商环境建设 | |
47 |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 | |
48 | 国家自贸试验区、国家级开发区——广东自贸区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 |
49 | 发挥“双区”对外开放所长,打造“一带一路”建设支撑点 | |
50 | 双循环理念下“一带一路”的深化与发展 | |
1 | 紧扣改革主题 推进政治现代化 | 人大制度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
2 | 如何强化行使地方人大的监督权 | |
3 | 新常态下人民政协加强基层民主监督的路径与方法 | |
4 | 协商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建设与提升 | |
5 |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 | |
6 |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与群众的沟通工作 | |
7 |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 | |
8 | 党建引领下的居民自治和社区共治 | |
9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新时期大统战工作 | |
10 | 大统战格局下的广东基层统战实践及其启示 | |
11 | 做好大统战格局下的民族宗教工作 | |
1 | 紧扣改革主题 推进文化现代化 |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
2 | 大国崛起进程中的国家文化战略 | |
3 | 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专题 | |
4 | 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与舆情应对 | |
5 |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效能提升 | |
6 | 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 | |
7 | 文化产业培育与发展策略 | |
8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论述,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 |
9 |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沙面岛 | |
10 | 探索科技赋能文化创新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 |
11 | 文化旅游发展与文化资源的转化与利用:路径与模式 | |
12 |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的新形势分析 | |
13 |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新形势下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 |
1 | 紧扣改革主题 推进社会民生现代化 | 劳动就业政策与实践: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 |
2 | 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 | |
3 | 民生建设与当前社会保障的热点问题 | |
4 | 创新社会保障体制,积极实施托底社会政策 | |
5 | 房地产市场的新业态、新空间和新发展 | |
6 | 住房保障国际经验与我国相关政策完善 | |
7 | 新形势下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 |
8 | 深圳整合型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理论和实践 | |
9 |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发展银发经济 | |
10 | 老年化社会与创新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养老、文化养老、精神养老、尊严养老 | |
1 | 紧扣改革主题 推进生态文明现代化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绿色低碳发展 |
2 | 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基础体制 | |
3 |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施框架与案例借鉴 | |
4 | 环境治理与绿色经济发展 | |
5 | 推进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 | |
6 | 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以华南地区为例 | |
7 |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 |
8 | “双碳”目标下的能源发展与低碳转型 | |
1 | 紧扣改革主题 推进法治现代化 | 以“智慧法治”开启法治建设的数字化时代 |
2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完善政府立法工作实践与思考 | |
3 | 以“小切口”立法推动地方立法务实有效管用有特色 | |
4 | 法治中国建设的回顾与前瞻 | |
5 | 依法行政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 |
5 | 广东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 |
6 | 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全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 |
7 | 司法体制改革的热点与难点 | |
8 | 司法改革大趋势下的检察改革 | |
9 |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理念与实践 | |
10 | 民法典与法治社会建设 | |
11 |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 | |
1 | 紧扣改革主题 推进科教现代化 |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与未来产业发展 |
2 |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谈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 |
3 | 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 |
4 | 粤港澳大湾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规划布局路径 | |
5 | 技术创新中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与机制——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快形成创新联合体 | |
6 | 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 |
7 | 人才发展战略与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 |
8 |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政策及其启示 | |
9 | 深化人才培养和集聚机制改革,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 |
10 | 走向大国的中国教育改革热点探析 | |
11 | 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 |
12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 |
13 | 双高建设背景下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 | |
14 | 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 |
15 | 中国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热点分析 | |
1 | 紧扣改革主题 推进国家安全现代化 |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 |
2 | 以法治建设保障国家安全 | |
3 | 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新时代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 |
4 | 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专题 | |
5 |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的体制 | |
6 | 基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媒体应对 | |
7 | 完善新时代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提高应对危机与风险能力 | |
8 | 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新水平 | |
9 | 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提升 | |
10 | 涉外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与防范战略 | |
11 |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谱写公共安全治理新篇章 | |
1 | 紧扣改革主题 推进国防军队现代化 | 深入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进一步打牢部队建设科学发展基础 |
2 | 新时代的中国国防与军事战略 | |
3 | 国防改革新动向及工作重点 | |
4 | 中国安全形势分析与国防建设 | |
5 | 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把人民军队锻造得更加坚强 | |
6 | 着力发展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提高打赢现代化战争能力 | |
7 | 增强深化跨军地改革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 |
8 | 推动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