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8日下午,2025年云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正式启动。云南省委农办副主任、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思泽,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赵德宏,中山大学先进制造学院党委书记戴怡平,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苏薇薇出席开班活动。来自云南的120多位“头雁”学员,齐聚一堂,正式开启为期一年的“头雁”培育学习之旅。

班级合影
开班仪式上,王思泽发表开班动员讲话,强调要进一步发挥“头雁”引领作用,聚焦培育实效,助力云南乡村全面振兴。他表示,自2022年“头雁”项目启动以来,全省已累计培育2383名乡村产业带头人,初步形成“头雁领飞、雁阵齐飞”的良好局面。他充分肯定中山大学作为培育机构的扎实工作和良好口碑,同时勉励学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建设特色农业强省的自信、敢闯敢干的劲头和带农增收的强大动力,真正成为“干得好、能带动、留得住”的乡村共富“领头雁”。

动员讲话
戴怡平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与云南深厚的历史渊源。她表示,中山大学将依托农业生物技术、人工智能、食品科学等学科优势,精准对接云南“1+10+3”重点产业体系,助力云南农业高质量发展,并寄语学员深入感受中大的百年历史与创新活力,践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实际能力。

欢迎致辞
随后,云南小湾生态渔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沈飞和吉致号茶业有限公司郭益彤作为班级学员代表发言,两位同学感慨道,“头雁”项目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精准赋能之举,是“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有力之举。他们表示,将格外珍惜这次培育的机会,潜心研习新知,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学员代表发言及授旗仪式
开班式后,苏薇薇为“头雁”学员们带来了精彩第一课《科技赋能乡村特色产业——从零到百亿的探索和实践》。

开学第一课
中山大学自2023年开始承担云南“头雁”项目,过去2年已完成520名云南“头雁”培育任务。云南“头雁”成长调研问卷数据显示,两年来,由超九成的学员在培育后品牌意识提升、管理优化,超六成的学员扩大联农带农规模,还有不少同学通过培育过程中的资源链接实现组织化发展。未来,中山大学将继续立足“三个吃透”——吃透顶层设计、学员需求和自身优势,通过“六新”成效评估模型,聚焦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新合作、新模式、新发展六大维度,持续跟踪云南“头雁”成长轨迹,搭建“湾区头雁之家”数字平台,建设“乡村振兴反向飞地”,持续推动“头雁”产品“入粤、进湾、出海”。
撰稿人:大湾区科创红心沈苑 020-8411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