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4日,由中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数智未来·人才先行——川粤人才发展交流会”在成都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吸引了四川省内150余名来自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者及人力资源负责人的参与,同时也有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代表与专家学者共同与会,围绕数字时代下的人才发展战略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会议在悠扬的校歌中拉开帷幕。中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何晓钟致欢迎辞。他首先向与会政府领导、企业嘉宾和校友表示欢迎与感谢,并强调在“人才强国”战略引领下,川粤两地应加强合作,共同构建适应数智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与流动机制。

何晓钟在致辞中系统介绍了中山大学作为百年学府的使命与担当。他指出,学校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持续突破,更在非学历教育领域深耕细作,年均培训超10万人次,形成公共管理、企业管理、医学教育、大湾区科创四大核心板块。尤其是“湾区战略人才官培养计划”已成为链接政企学研的重要平台。

他强调,川粤两地资源互补性强——大湾区具有数字产业密集、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四川则具备雄厚的装备制造基础与丰富的科教资源,双方合作必将催生更多创新机遇。为此,他提出三大倡议:共建“川粤数智人才港”、共建共享智库平台、推动“湾区方案+川蜀场景”深度融合,将培训、咨询、投融资全链服务直接嵌入企业成长全周期。
在随后的主题分享环节中,四位来自学界与企业的专家分别带来主题报告。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杨柏儒以《科技创新驱动人力资本价值重构》为题,深入剖析技术变革对人才结构的影响;广汽集团培训中心主任王友标分享了广汽在核心人才梯队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东方重机人力资源总监赖耿贵从东方电气的实践出发分享《提升组织效能的关键策略与实践》;中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郭竞分享以《重构人才引擎,打造学习组织》为题,阐述了人才引擎重构的路径与方法。




在圆桌论坛环节,嘉宾围绕"AI赋能人力资本重构"这一前沿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分享了AI技术如何助力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提升组织效能的具体实践,并就AI时代下的人才标准重构等议题进行了前瞻性讨论。现场交流热烈,为与会者提供了AI+人力资源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整场会议内容充实、视角多元,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受到与会嘉宾的高度评价。不少企业代表表示,通过此次交流,不仅拓宽了视野,也更清晰地看到了川粤合作在人才共育、产业协同方面的巨大潜力。
未来,中山大学将继续发挥桥梁与平台作用,推动更多务实合作落地,为构建川粤人才发展新生态、助力西部人才高地建设贡献中大智慧与力量。中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计划将这一交流模式推广至全国更多地区,持续搭建跨区域人才发展与产业协同的高端平台。
企业管理培训中心
企业管理培训中心深耕企业管理教育领域 20余年,依托中山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体系,以广州、珠海、深圳三大湾区核心教学基地为支点,构建辐射全国的企业管理者终身学习平台,助力组织战略升级与领导者能力跃迁。

电话咨询或扫码填写培训需求
郑老师:15920412461(微信同号)
